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出自 宋代 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注释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赏析词人以人的眼睛来比拟山水,将水比作女子的眼波横流,将山比作眉峰攒聚,一个“聚”字,用得十分妙,将词人心中的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把自然风景比作美人的眉眼。

“水是眼波横”是说:流动的河水像美人顾盼生辉的眼神,水面的波纹就像眼波流转,充满灵动的神采。

“山是眉峰聚”是说:起伏的山峦像美人微微蹙起的眉头,山峰的轮廓就像眉头轻皱时形成的线条,带着含蓄的情绪。

诗人用最简单直白的比喻,把山水瞬间写活了——水有了人的情感,山有了人的神态。这种写法既生动又新鲜,让读者立刻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山水含情的画面。普通人读到这里,不需要任何古文基础,也能感受到文字中扑面而来的诗意。

更妙的是,这两句不仅写景,还暗含了观景人的心情。眼波横可以是欢喜的流转,眉峰聚可以是淡淡的愁思,山水的美和人的情感完全交融在一起。这种把风景人格化的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最独特的魅力之一。

王观

王观(1035--1100),字通叟,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