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

出自 元代 卢挚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古代少女嬉戏图,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青春的美好。

"桑柘外秋千女儿"就像用镜头捕捉的瞬间:桑树柘树的绿荫之外,一个少女正在荡秋千。树木的阴影和晃动的秋千形成动静对比,让人仿佛能听见树叶沙沙声和少女的笑声。诗人特意用"女儿"这个充满疼爱的称呼,让画面顿时亲切起来。

"髻双鸦斜插花枝"则像特写镜头:少女梳着两个小发髻(古代叫"双鸦髻"),发间斜插着新鲜的花枝。这里用"鸦"形容发髻的黑亮,用"斜插"这个随意的动作,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少女的天真烂漫。花枝既是装饰,也暗示着春天般的美好年纪。

整句诗的精妙在于:
1. 用"外"和"斜"两个简单的方位词,就构建出立体画面
2. "双鸦"的比喻既形象又有趣,把呆板的发髻写活了
3. 不直接写笑容,但通过秋千、花枝这些细节,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欢乐
4. 短短14个字,就完成了从远景到特写的镜头切换

这种写法就像现在用手机拍短视频:选对场景(树下秋千),抓住特征(发髻和花),不用旁白就能让人看懂画面里的故事。诗人用最接地气的日常场景,留住了永远鲜活的少女形象。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