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影鸡声,谙尽倦邮荒馆。

出自 元代 张翥 《陌上花·有怀》

关山梦里,归来还又、岁华催晚。马影鸡声,谙尽倦邮荒馆。绿笺密记多情事,一看一回肠断。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水流云散。
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唾碧啼红相半。只恐梅花,瘦倚夜寒谁暖?不成便没相逢日,重整钗鸾筝雁。但何郎,纵有春风词笔,病怀浑懒。

现代解析

这句“马影鸡声,谙尽倦邮荒馆”描绘了一个疲惫旅人在荒凉驿站中的孤独画面,用极简的日常元素传递出深刻的羁旅愁绪。

1. 画面拆解
- “马影”:月光下疲惫马匹的模糊影子,暗示长途跋涉后的精疲力竭
- “鸡声”:破晓时分的鸡鸣,既点明时间(天将亮),又反衬环境的荒僻(没有市井人声)
- “倦邮荒馆”:破旧冷清的古代驿站,连工作人员都无精打采

2. 情感密码
通过三个细节层层递进:
视觉(晃动的马影)→ 身体劳累
听觉(突兀的鸡叫)→ 精神孤独
环境(破败驿站)→ 人生漂泊感
最后用“谙尽”(尝透)二字,把这种疲惫感升华成一种生命体验。

3. 现代共鸣点
就像今天在偏远小镇的破旧汽车站等夜班车:
- 昏暗灯光下客车投下的阴影(马影)
- 附近农家的狗突然吠叫(鸡声)
- 掉漆的候车长椅和自动贩售机的故障灯(荒馆)
这种古今相通的孤独感,正是句子打动人的关键。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