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炮夫行

岁莫喧喧夜捉人,当门县尉点行频。
押送江干下江舶,王牌忽下哀劳民。
蒙恩欢噪声动地,得钱脱役夸亲邻。
谁知羽书传旦暮,王师仓猝西兴渡。
桃符竹爆空酸辛,菜饵饤盘将不去。
雨雪江山烟火稀,白骨支撑满前路。
行到金华呈太守,幕府无文停待久。
白昼呼群掠远村,醉围解尉攒拳殴。
解尉獐徨无羽翰,科钱营脱离险艰。
黠徒乘机从此逝,追至兰溪半不还。
县差承帖追逋目,鞭笞狼籍空劳鹿,归时老幼尽欢欣,重去难将消息闻。
男儿轻死贵死敌,何不弓剑学从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时期底层百姓的悲惨生活,通过几个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乱世中的荒诞与残酷。

开篇描写县尉深夜抓壮丁的混乱场面,百姓被强行押送上战船。突然传来朝廷赦免劳役的消息,人们欢呼雀跃,花钱赎身回家。但好景不长,战事又起,军队仓促西征。新年时节(桃符竹爆指春节),百姓却只能对着简陋的食物(菜饵饤盘)心酸。

中间部分展现战乱后的惨状:雨雪中炊烟稀少,路上白骨累累。幸存者逃到金华求见太守,却因手续不全被长期滞留。绝望的人们开始抢劫,甚至醉酒围殴官吏。狡猾的人趁机逃跑,追捕的差役也徒劳无功。

最后点明主旨:与其被官府折磨致死,不如堂堂正正参军杀敌。全诗通过强烈的对比(短暂的欢喜与长久的苦难)、生动的细节(醉汉打官吏、差役追逃犯)和通俗的语言,深刻揭露了战乱时期"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展现了普通人在乱世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困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