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首 其二
寥廓俛大陆,萧条悲北风。
生非金石坚,而为情绪钟。
猿鹤亦随化,况复沙与虫。
我欲驾沧溟,高揖浮丘公。
灵药不可得,夙昔忧冲冲。
孔颜有真乐,仁义植其躬。
朝夕把书册,道心与之通。
庶几追古人,令名垂无穷。
生非金石坚,而为情绪钟。
猿鹤亦随化,况复沙与虫。
我欲驾沧溟,高揖浮丘公。
灵药不可得,夙昔忧冲冲。
孔颜有真乐,仁义植其躬。
朝夕把书册,道心与之通。
庶几追古人,令名垂无穷。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展现了他追求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的理想。
开头四句描绘了一幅苍茫荒凉的景象:辽阔的大地、萧瑟的北风,暗示着人世的沧桑。诗人感叹人的生命不像金石那样坚固,却总是被各种情绪所困扰。这里用"情绪钟"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人被情感束缚的状态。
中间部分用猿猴、仙鹤、沙粒、小虫都会随时间变化消逝作对比,说明万物都难逃自然规律。诗人想驾船远游、寻访仙人,却求不到长生不老药,为此深感忧虑。这里反映了古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对长生的向往。
最后六句是诗人的精神寄托:虽然无法长生,但可以像孔子、颜回那样追求道德修养。通过读书明理,培养仁义之心,与"道"相通。诗人认为这样就能接近古圣贤的境界,让自己的美名永远流传。
全诗从对生命短暂的感叹,转向对精神永恒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取向。诗人用自然景物作比喻,把抽象的人生哲理说得生动形象,让读者在感受诗意美的同时,也能思考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