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署拜椒山杨先生祠 其一

排云宁计九重赊,犹剩清风满署衙。
触佞角应同獬豸,驱奸胆不借蚺蛇。
当年臣节何须补,异代君恩更有加。
欲谱遗忠难握笔,先生原是古夔牙(时奉命谱椒山传奇)。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明代忠臣杨继盛(号椒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杨继盛因为直言进谏、反对奸臣而被害,他的忠诚和气节一直被后人传颂。

首句“排云宁计九重赊”意思是说,杨继盛不畏艰险,敢于向高高在上的皇帝进谏,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里的“九重”指的是皇宫,象征着皇帝的权威。

第二句“犹剩清风满署衙”则用“清风”来比喻杨继盛的清廉和正直,即使他已经不在人世,但他的精神依然影响着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第三句“触佞角应同獬豸”中的“獬豸”是传说中的神兽,能辨别忠奸。这里用来比喻杨继盛像獬豸一样,勇敢地揭露和对抗奸臣。

第四句“驱奸胆不借蚺蛇”则进一步强调杨继盛的勇气,他不需要借助外力(蚺蛇象征强大的力量),仅凭自己的胆识就能驱除奸臣。

第五句“当年臣节何须补”意思是说,杨继盛的忠诚和气节已经非常完美,不需要后人再去补充或修饰。

第六句“异代君恩更有加”则表达了后世君主对杨继盛的敬重和褒奖,即便是在不同的时代,他的忠诚依然被认可和推崇。

最后两句“欲谱遗忠难握笔,先生原是古夔牙”表达了作者想要为杨继盛谱写传奇,但却感到笔力不足,因为杨继盛的忠诚和气节就像古代的夔牙(古代的音乐家,象征着高超的艺术)一样,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杨继盛的赞美,表达了对忠诚、正直和勇气的推崇,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深敬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