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克) 其一

博洽推诸老,胸中几石渠。
暮年终反约,精义本无馀。
羲易忘言后,楞伽绝笔初。
长归应不憾,旧学尽成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名叫郑武子的学者。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现了这位老学者的学识、治学境界和人生圆满。

第一句"博洽推诸老"说他学问广博,是公认的学术权威。"胸中几石渠"用藏书丰富的石渠阁比喻他满腹经纶。这两句先勾勒出他大学问家的形象。

中间四句讲他的治学境界。"暮年终反约"说晚年回归简约,就像武侠小说里高手最终化繁为简;"精义本无馀"指他提炼出学问最核心的精髓。后两句用《易经》和佛经《楞伽经》作比,说他达到了"得意忘言"的境界,就像写完《楞伽经》后搁笔的禅师,不再需要多余的解释。

最后两句是安慰话:这样安详离世不该有遗憾,因为他毕生的学问都已著书立说,永远留传后世。全诗用学者熟悉的经典典故,却写得平实动人,既赞颂逝者学问,又安慰生者,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善终"的理解——完成著述、学问传世,就是读书人最好的归宿。

吕祖谦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