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惠勤归乡

旧国起归兴,三江一棹轻。
夜吟逢月白,晓渡趁潮平。
楚岸云藏寺,吴宫水绕城。
羡师尘外去,何日濯吾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乘船归乡的宁静旅程,同时透露出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像一组动态镜头:僧人因思念故乡而启程,轻快的小船在三江上滑行。夜晚他在月光下吟诗,清晨又趁着平缓的潮水继续航行。这些画面用"月白""潮平"等自然意象,营造出空灵平和的氛围。

五六句转为静态写景:楚地的河岸被云雾笼罩着寺庙,吴国故都的河水环绕城墙。这两句通过"藏"和"绕"两个动词,让云雾和流水都有了灵性,暗示着僧人途经的历史名胜。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真羡慕师父能脱离尘世纷扰,我自己何时才能像洗帽缨那样洗净世俗的牵绊呢?"濯缨"典故的运用,委婉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渴望。

全诗以僧人归途为线,将行程、风景、感悟自然串联,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最妙的是诗人没有直接说羡慕出家生活,而是用"洗帽缨"这样生活化的比喻,让深刻的出世之念显得含蓄而动人。

余靖

(1000—1064)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