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何草秋不枯,何叶秋不黄。
白露以润之,薿薿含昌光。
幽兰自华滋,时菊仍菲芳。
粲粲园中葵,亦得晞朝阳。
被恩有如此,后时果何伤。
惟有警夜鹤,庭前独旁皇。
岂不欲九皋,翅翎莫能长。
湛湛被露斯,幽吟遂成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秋天的草不会枯黄?接着,诗人用“白露”滋润了草木,让它们在秋天依然生机勃勃,来回答这个问题。这里,诗人用自然现象来象征生命的坚韧和希望,即使在萧瑟的秋天,生命也能找到生存的力量。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幽兰、菊花和葵花,它们都在秋天绽放,各自展现出不同的美丽。这些花朵象征着不同的生命形态,但都在逆境中展现出自己的光彩。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逆境中坚持的敬佩。

然后,诗人提到“被恩有如此,后时果何伤”,意思是说,既然生命在秋天也能如此美好,那么即使时间流逝,也不必过分担忧。这里,诗人试图传递一种乐观的态度,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不必对未来过于焦虑。

然而,诗的结尾却出现了一丝忧郁。诗人提到“警夜鹤”,这只鹤在庭前徘徊,似乎想要飞向远方,但翅膀不够长,无法实现愿望。这个意象象征了人们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但也暗示了现实的限制和无奈。最后,诗人在露水的滋润下,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生命和命运的复杂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既乐观又复杂的情感,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思考生命的意义。

吴泳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