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秋夕

风战枯桐敲纸窗,拥裘无寐夜偏长。
樵楼三鼓夜将午,云雁数声天正霜。
寓世此身惊逆旅,宽怀何处不吾乡。
江头风景日堪醉,酒美蟹肥橙橘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漂泊中的豁达情怀。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秋风把干枯的梧桐叶吹得沙沙响,拍打着纸窗;诗人裹着皮衣睡不着觉,觉得秋夜特别漫长。远处传来更楼报时的鼓声,已是半夜时分;云间传来几声雁鸣,此时寒霜正降。这些描写调动了听觉(风声、更鼓、雁鸣)、触觉(拥裘、寒霜)和视觉(枯桐、纸窗),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清冷的秋夜。

后四句转入内心独白。诗人感叹人生就像住旅馆,走到哪里都是匆匆过客,但他并不因此消沉——只要放宽心怀,任何地方都可以当作故乡。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想起江边美好的秋日风光:可以痛快喝酒,品尝肥美的螃蟹和香甜的橙橘。这种从秋夜寂寥到秋日欢快的转折,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豁达。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展现了普通人的情感起伏:秋夜独处时难免感到孤寂,但想到生活中还有美酒美食,又能重新振作。这种苦中作乐、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正是这首诗历经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的原因。

真山民

处州丽水人。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真山民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