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月亭

亭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箸黄金鸡。
沧溟东角邀姮娥,水轮碾上青琉璃。
天风洒扫浮云没,千岩万壑琼瑶窟。
桂花飞影入盏来,倾下胸中照清骨。
玉兔捣药与谁餐,且与豪客留朱颜。
朱颜如可留,恩重如丘山⑴。
为君杀却虾蟆精,腰间老剑光芒寒。
举酒劝明月,听我歌声发。
照见古人多少愁,更与今人照离别。
我曹自是高阳徒,肯学群儿叹圆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豪迈浪漫的月下酒宴,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江湖豪情。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月下盛宴的奇幻画面
开篇就像电影镜头:亭子里斟满碧绿美酒,盘中摆着金黄烤鸡。诗人突发奇想邀请嫦娥从东海角赴宴,把月亮比作碾过青琉璃的水晶车轮。突然天风吹散云雾,露出月光下千山万壑像玉雕般的奇景,连桂花影子都飞入酒杯——这些充满想象力的描写,把寻常酒局变成了仙境盛宴。

2. 快意恩仇的江湖气概
诗中突然画风一转,出现"杀虾蟆精"的武侠情节。腰间宝剑寒光闪闪,暗示要为民除害(古人认为月食是蛤蟆精吞月)。"恩重丘山"的承诺和"高阳酒徒"的自比(刘邦的豪饮谋士郦食其),展现重情重义、不屑伤春悲秋的真豪杰形象。

3. 超越古今的月光哲思
最后升华主题:举杯邀月时,想到月光同样照耀过古人的离愁,如今又见证我们的别离。但诗人拒绝像俗人那样对月感伤,用"肯学群儿叹圆缺"的傲气,传递出"活在当下,把酒言欢"的人生态度。

全诗妙在将神话元素(嫦娥、玉兔)、武侠情节(斩妖除魔)和人生感悟完美融合,如同月光下的江湖狂想曲,既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仙气,又有"十步杀一人"的侠气,最后回归到对生命豁达的领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