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和萧汝道感秋)

但秋风、年又一年深,不禁长年悲。自景阳钟断,馆娃宫闭,冷落心知。千树西湖杨柳,更管别人离。看取茂陵客,一去无归。
都是旧时行乐,漫烟销日出,水绕山围。看人情荏苒,不似鹧鸪飞。听砧声、遥连塞外,问三衢、道上去人稀。销凝久,残阳短笛,似我歔欷。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秋天的感伤,主题是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时间带来的改变
开头"秋风一年又一年"直接点出时间流逝的无奈。作者用"景阳钟断"(宫中报晓钟声停了)、"馆娃宫闭"(吴王宫殿关闭)这两个历史典故,暗示繁华消散,就像我们现在说"曾经的商场现在关门了"一样,传递出一种时代变迁的苍凉。

2. 孤独的处境
"千树杨柳,更管别人离"这句很妙——西湖边的杨柳依旧,却不管人间离别,用无情的自然反衬人的孤独。提到"茂陵客"(指汉武帝,这里代指逝去的人),强调"一去无归",突出生命不可逆的悲伤。

3. 今昔对比
下半段用"旧时行乐"对比现在的冷清,像在翻老照片时感叹"当年这里多热闹,现在只剩山水依旧"。"鹧鸪飞"的意象很有趣——鸟还能自由飞翔,而人际关系却越来越淡,这种对比让人更能体会作者说的"人情变淡"。

4. 声音里的愁绪
最后用捣衣声(砧声)、塞外、残阳笛声这些声音意象,像电影蒙太奇一样拼接出辽阔的寂寥。特别是"歔欷"(抽泣声)这个词,让整首词的伤感落到实地——就像听到傍晚不知何处传来的笛声,突然觉得那声音替自己哭了出来。

全词没有生僻字,但通过秋风、钟声、宫门、杨柳、鹧鸪、捣衣声、笛声这些日常意象的层层叠加,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种"什么都变了,只有忧愁没变"的复杂心绪。这种写法就像用积木搭高楼,每一块简单的积木组合起来,最终呈现出震撼的情感建筑。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