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复杂社会中的一种超然态度和内心的宁静追求。
首句“弃为狂士幸相容,敢向明时叹不逢”说的是作者虽然被视为“狂士”——有点与众不同甚至不被理解的人,但幸运的是还有人能够包容他。他并不敢抱怨自己生不逢时,而是接受了现实。
“明月近人閒傍水,白云邀客更登峰”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明月似乎格外亲近人,静静地陪伴在水边;白云则像是在邀请作者一同攀登高峰。这里,作者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百年耳厌咸阳犬,千载神交剑浦龙”中,“咸阳犬”可能指的是世俗的喧嚣和纷争,作者对此感到厌倦;而“剑浦龙”则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内心的追求,作者与这种精神有着千年的契合。这里,作者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高尚精神的追求。
最后一句“车马满街门映烛,梦魂初熟蒋陵钟”描绘了外面世界的繁忙与喧嚣:车马喧嚣,灯火通明。然而,作者的梦魂却已经熟悉了蒋陵钟声——这可能是指一种宁静、悠远的内心状态。作者在这里强调了即使在繁华喧嚣的世界中,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宁静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对比世俗与内心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精神的追求。它告诉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