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生谒张侯
李生长七尺,栖栖长自吊。
一饮酒一石,常怀酒瓮小。
一食午一腔,平生未曾饱。
负剑出门去,满眼荒榛道。
行行何所适,泪下沾襟袍。
李生且收涕,不足苦悲悼。
非无咸池音,夔旷世所少。
不识伯乐氏,飞黄遍牛皁。
我闻张侯者,其人非草草。
六经探精微,九流得指要。
荀况或言兵,杜牧曾深考。
纵横文武术,难以寻常较。
磊磊公侯器,可以镇浮躁。
子将丈二矛,试向伊前掉。
见子伊心喜,扶子出泥淖。
王济牛心炙,李生应得咬。
一饮酒一石,常怀酒瓮小。
一食午一腔,平生未曾饱。
负剑出门去,满眼荒榛道。
行行何所适,泪下沾襟袍。
李生且收涕,不足苦悲悼。
非无咸池音,夔旷世所少。
不识伯乐氏,飞黄遍牛皁。
我闻张侯者,其人非草草。
六经探精微,九流得指要。
荀况或言兵,杜牧曾深考。
纵横文武术,难以寻常较。
磊磊公侯器,可以镇浮躁。
子将丈二矛,试向伊前掉。
见子伊心喜,扶子出泥淖。
王济牛心炙,李生应得咬。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李生的年轻人怀才不遇的故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职场不得志的年轻人遇到贵人"的励志剧本。
开头描写李生是个大高个(七尺),但整天愁眉苦脸。他特别能吃能喝(一石酒嫌酒缸小,一顿能吃整只羊),却总觉得吃不饱——这里用夸张的吃喝比喻他渴望施展才华。他带着剑出门闯荡,看到的全是荒凉小路,边走边哭,像个迷茫的应届毕业生。
这时候有人安慰他:别哭了,不是你没才华(咸池音指高雅音乐),而是像夔(音乐大师)和师旷(音乐鉴赏家)这样的伯乐太少了。就像没有识马人,再好的千里马(飞黄)也只能混在牛群里。
转折点在"张侯"出场——这是位厉害人物:
1. 学术大牛:精通儒家经典(六经),还懂各种学派(九流)
2. 文武全才:像军事家荀况、诗人杜牧那样跨界厉害
3. 社会地位高:是块当大官的料(公侯器)
最后给出行动指南:你(李生)拿着你的"简历"(丈二矛比喻特长)去见他。他肯定会欣赏你,把你从困境中拉出来。结尾用"王济请客吃烤牛心"的典故暗示:跟着张侯混,你也能吃香喝辣。
全诗妙在:
- 用吃货人设写怀才不遇,比直接说"我有才华"更生动
- 把找工作比喻成"带矛见领导",既幽默又形象
- 给所有不得志的人画了张大饼:别放弃,贵人就在路上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