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山间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首先,开篇两句“两江秋波燕尾岐,千嶂春木凤翅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江水和山峦的美景。江水像燕子的尾巴一样分叉,山峦上的树木像凤凰的翅膀一样整齐排列,给人一种壮丽而又婉约的感觉。
接着,“道人结船布江面,行者如蚁东复西”描绘了江面上的船只和行人的忙碌景象。船只在江面上穿梭,行人像蚂蚁一样来来往往,展现了生活的繁忙和人们的奔波。
然后,“峦头烟起樵子急,林杪磬发山僧归”则转向了山间的景象。山头上冒起了炊烟,樵夫们忙碌地砍柴,林间传来寺庙的钟声,山中的僧人准备归寺。这些细节描绘了山间生活的宁静与忙碌,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
最后,“庵中老僧危坐稳,付与万古看斜晖”描绘了一位老僧在庵中静坐,平静地观看着夕阳的景象。老僧的宁静与夕阳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间生活的宁静与繁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老僧的形象也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淡然面对时间流逝的哲理。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