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楼九日

虹影初消雨脚收,凭高聊复散牢愁。
烟横三市蜂房屋,尘掩重门燕子楼。
黄菊自随陶令节,白云那管汉时秋。
雁飞不尽乾坤大,安得相从汗漫游。

现代解析

这首《郡楼九日》描绘了秋日登高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含蓄深沉。

开头两句写雨后初晴,诗人登上高楼散心解愁。"虹影初消"暗示雨刚停,天空还残留着彩虹的痕迹,画面感很强。"凭高聊复散牢愁"说明诗人心中有愁闷,想借登高望远来排解。

中间四句写登高所见:远处集市笼罩在烟雾中,房屋密集如蜂巢;近处富贵人家的宅院已经荒废,燕子楼也蒙上了灰尘。这里用"蜂房"比喻市井的繁华热闹,用"燕子楼"象征曾经的富贵荣华,如今都已成过眼云烟。接着诗人联想到陶渊明爱菊的典故,说菊花依旧按时开放,白云依然自在飘浮,它们才不管人间朝代更替、世事变迁呢。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看着大雁在广阔天地间自由飞翔,诗人多么希望能像它们一样无拘无束地遨游啊。"乾坤大"三字既写出了秋日天高云淡的开阔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登高所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眼前景物的生动描写,又有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化用,情景交融,含蓄隽永。特别是"黄菊自随陶令节,白云那管汉时秋"两句,用拟人手法写出自然景物不受人间世事影响的自在状态,富有哲理意味。

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