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夜晚中,一位高雅之人在琴声中抒发情怀的画面。
开篇"子夜群动息"用深夜万籁俱寂的场景,营造出静谧氛围。就像现代人深夜独处时,周围都安静下来的感觉。"虚斋敞前楹"写的是敞开门的书房,暗示主人公准备开始某种精神活动。
"美人"在这里指品德高尚的人(顾君),他睡不着觉,起身弹琴。"朱丝绳"指琴弦,用"弄"这个动词生动表现了随意拨弄琴弦的闲适状态。
"肃肃天宇高"四句用天空高远、月光如水的景象,衬托出夜晚的清澈纯净。提到"霓裳"(华丽乐曲)不如雅乐,"丛桂"(指代高雅音乐)更显古朴,表达了主人公对高雅艺术的追求。
最后两句是诗眼:主人公将满腔幽思通过琴声倾泻而出,看着世间众人忙忙碌碌,不禁思考:人们这样奔波劳碌究竟是为了什么?这里既有对世俗的疏离感,也透露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宁静的夜景衬托内心的活动
2. 通过弹琴这个动作展现文人雅趣
3. 在对比中表达高雅的艺术追求
4. 结尾的思考引发读者共鸣,让人联想到现代生活中类似的感悟
就像现代人深夜听音乐、写日记时的状态,这首诗捕捉了那种独处时与自我对话的微妙时刻,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