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屋漏屹坐成歌
矮屋黯寒檠,长风送远柝。
胡床辗转眠不成,布衾如铁人如蠖。
忽闻悴叶声骚骚,月掩同云大雨作。
瓦沟琤琮移宫羽,似听轩辕奏清角。
郁陶客心久孤迥,天亦有情慰索寞。
陡然饥鼠窜空梁,泻溜悬瀑缘壁落。
水珠如雪溅人面,掉首推衾惊起跃。
匆遽呼僮睡正熟,梦呓喃喃眼漠漠。
心忙意乱朱成碧,攘臂移榻喉喘息。
深秋一雨酿寒宵,湫地半弓成泽国。
彼苍怪有弄人技,使欢使恼浑难识。
尽教无语坐终宵,雨意风声正无极。
君不见重裘锦罽拥朱门,艳烛华灯明白壁。
又不见牛衣马磨有鹄形,蝉腹龟肠呈菜色。
吁嗟乎,安得杜陵广厦乐天裘。
纵横庇覆天尽头,风寒雨雪同不忧。
胡床辗转眠不成,布衾如铁人如蠖。
忽闻悴叶声骚骚,月掩同云大雨作。
瓦沟琤琮移宫羽,似听轩辕奏清角。
郁陶客心久孤迥,天亦有情慰索寞。
陡然饥鼠窜空梁,泻溜悬瀑缘壁落。
水珠如雪溅人面,掉首推衾惊起跃。
匆遽呼僮睡正熟,梦呓喃喃眼漠漠。
心忙意乱朱成碧,攘臂移榻喉喘息。
深秋一雨酿寒宵,湫地半弓成泽国。
彼苍怪有弄人技,使欢使恼浑难识。
尽教无语坐终宵,雨意风声正无极。
君不见重裘锦罽拥朱门,艳烛华灯明白壁。
又不见牛衣马磨有鹄形,蝉腹龟肠呈菜色。
吁嗟乎,安得杜陵广厦乐天裘。
纵横庇覆天尽头,风寒雨雪同不忧。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一个穷苦文人在雨夜屋漏时的窘迫处境,同时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社会的不公,最后表达了诗人博大的济世情怀。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天亦有情慰索寞"):
诗人住在破旧矮屋里,油灯昏暗,听着远处打更声。他辗转难眠,被子冷硬像铁板,人蜷缩得像虫子。突然风雨大作,屋顶瓦片被雨打得叮当作响,像在演奏音乐。诗人孤独已久,反而觉得这场雨是老天在安慰自己。
第二部分("陡然饥鼠窜空梁"到"雨意风声正无极"):
突然屋漏了!老鼠被惊得乱窜,雨水像瀑布一样从墙上流下,水珠溅到脸上。诗人慌忙叫醒书童,但书童睡得迷迷糊糊。诗人手忙脚乱地搬床避雨,在方寸之地来回折腾。他感叹老天爷真会捉弄人,让人又喜又恼。
第三部分("君不见"到最后):
诗人笔锋一转,用强烈对比展现社会现实:富人穿着皮袄住在灯火通明的豪宅里,穷人却穿着破衣烂衫,饿得面黄肌瘦。最后他发出感叹:什么时候才能有杜甫笔下的大房子、白居易诗里的暖裘衣,让天下人都能遮风避雨、不受冻饿之苦?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极强:漏雨的场景描写得活灵活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2. 情感真挚:从最初的孤独,到屋漏时的慌乱,最后升华到悲天悯人
3. 社会批判:通过贫富对比,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4. 理想崇高:结尾表达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崇高理想
诗人用自己狼狈的遭遇作引子,最终表达的却是对天下穷苦人的深切关怀,这种由小见大、推己及人的写法,让诗歌具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