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送赵礼部提举江西》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赵礼部即将前往江西任职的祝福与期待。
首句“玉节来临昔治州”,指的是赵礼部带着朝廷的使命前往江西,江西是他曾经治理过的地方。这里的“玉节”象征权力与责任,表明他肩负重任。
“仪曹爽气更横秋”描绘了赵礼部的气质和风采,他仪表堂堂,气度非凡,如同秋天的清爽之气,给人以威严与自信。
“未誇判笔摇山岳,且喜仙槎近斗牛”这两句是说,赵礼部虽然还没有展现出他判案的才华,能够像笔摇山岳般影响一方,但我们已经为他能接近权力中心感到高兴。这里的“仙槎”是神话中通往天河的船,比喻朝廷的权力中心。
“童拾棠阴前竹马,纱笼寺壁旧银钩”这两句通过回忆孩童时代的游戏和寺庙的旧迹,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赵礼部曾在江西留下美好的回忆,如今重返故地,自然会勾起许多往事。
最后两句“南塘遗稿公新卷,他日人传作话头”表达了对赵礼部未来的期许。南塘的遗稿指的是前人的著作,而赵礼部的新卷则象征他在江西的新政绩。诗人相信,赵礼部在江西的作为将会被人们传颂,成为后人谈论的话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赵礼部的赞美与祝福,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同时也隐含了对政治清明、社会进步的期待。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传递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
释善珍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