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水索题渡海图鹿鹿久未报适将有台湾之行即书以赠行①

天枢欹贯水转空,神州一撮裨海东。
踏土食火吸海马,不惯高浪连天舂。
君家苕霅美⑴清泚,伯仲自比⑵衡与龙。
奇书已搜洞庭穴,椽笔欲赋冯夷宫。
崇明小屿昔放棹,叱吒蛟蜃鞭鸿蒙⑶。
一朝渡岭到瓯粤,九夏吟苦来商风。
蓬莱金阙在何所,嗟君岂复长固穷。
天阊凌竞不可羾,掉头径去登鸡笼。
厦门鹿耳屹双堑,六十四岛澎湖中。
帆开照空神火碧,夜半烧海扶桑红。
此行壮哉足记览,莫放险语惊龙公。
迟君归装更千帙,满缀明月光瞳⑷胧(江宝钗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写了一位壮士即将渡海前往台湾的豪情壮志。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壮士的勇气和决心。

首先,诗人用“天枢欹贯水转空”来形容壮士即将面对的广阔海洋,仿佛天地都在为他开路。接着,他提到壮士来自一个美丽的地方(苕霅,即今浙江一带),虽然习惯在陆地上生活,但面对汹涌的海浪时,依然毫不畏惧。这里用“踏土食火吸海马”来形容壮士的豪迈气概,仿佛他能驾驭一切。

接下来,诗人提到壮士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就像搜遍了洞庭湖底的奇书,写下了宏伟的诗篇。他曾经在崇明岛叱咤风云,如今要渡海到更遥远的瓯粤(今福建一带),面对更加艰难的环境。诗人感叹壮士不会永远困于困境,他一定会突破重重难关。

然后,诗人描绘了壮士即将前往的台湾景象。厦门和鹿耳门(台湾的港口)像两座坚固的堡垒,澎湖群岛散布在海上。夜晚,海上的神火照亮了天空,仿佛火焰烧红了整个海洋。这一段描写充满了神话色彩,展现了台湾的神秘和壮丽。

最后,诗人鼓励壮士这次旅行一定会非常精彩,但他也要小心,不要说出太过危险的话激怒了海神。诗人期待着壮士归来时带回更多的故事和诗篇,就像明月一样照亮人们的眼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壮士渡海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期待。诗中的语言虽然带有古代的色彩,但情感却是跨越时空的,读来依然让人心潮澎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