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井图

异时生出鬼门关,及去宜州竟不还。
意者早知名是累,持锄应只在家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关于人生选择和代价的故事,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道理。

前两句像在讲一个人的命运轨迹:他好不容易从危险的地方("鬼门关")逃出来,结果去了宜州就再也没回来。这里用"鬼门关"比喻人生中危险的处境,"宜州"可能代表看似更好的选择,但最终却成了不归路。

后两句揭示了核心思想:诗人猜测这个人可能早就明白"出名"是种负担(就像现在说的"人怕出名猪怕壮"),与其冒险追求功名,不如在家乡安安稳稳种地("持锄在家山")。这里用"持锄"这个接地气的动作,对比"出名"的虚名,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用短短四句话就说透了"平凡是福"的人生智慧。就像现在很多人拼命追求成功,最后反而失去更多。诗人用这个"有去无回"的故事提醒我们:有时候最简单的选择(比如在家种地)反而是最安全、最明智的。这种对名利场的警惕和对平淡生活的肯定,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徐得之

临江军清江人,字思叔。徐梦莘弟。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历官有声誉,部使者以廉吏荐。官至通直郎。有《左氏国纪》、《史记年纪》、《鼓吹词》、《郴江志》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