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绿云先生之像赞

瞻师之明,寒空片月。
知师之心,红炉点雪。
闻师之德,冰清玉洁。
见师之迹,霜炎冰热。
师之一言,斩钉截铁。
师之一行,杀人见血。
风月情怀,松筠志节。
道法陆沉,玄徒瓦裂。
师领郡檄,雷轰电掣。
冠冕洞宫,兴大施设。
轮舆楩楠,陶埏坯甈。
丽以粉奂,饰以藻楶。
不逾年间,沧江贯折。
度五神足,霞裙森列。
方有伦绪,闬闾洽悦。
胡为云鹤,奄归帝阙。
溪山失翠,猿鸟悽切。
散词玉祠,柏子一爇。
追慕替绚,使我哽咽。

现代解析

这首《陈绿云先生之像赞》用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刻画了一位品格高洁、行事果决的修行者形象。

开篇用"寒空片月"形容陈先生的通透智慧,像冬夜明月般清冷透彻;"红炉点雪"比喻他内心纯净,杂念如雪花落入火炉瞬间消融。接着用"冰清玉洁"赞颂他的品德,而"霜炎冰热"则展现他外冷内热的性格特质。

中间部分突出陈先生刚毅的行事风格:"斩钉截铁"形容他说话干脆有力,"杀人见血"并非真指暴力,而是比喻他直指问题本质的作风。像松竹般坚韧的品格,在混乱的世道中("道法陆沉"指道德沦丧)显得尤为珍贵。

后段描写他雷厉风行地整顿洞宫(道教场所),用建造房屋的比喻(选材、装饰)说明他重建秩序的成效。"沧江贯折"等句显示他度化众人的能力。结尾突然转折,哀悼他的仙逝,用溪山失色、猿鸟悲鸣渲染众人哀思,最后以焚香追思作结。

全诗通过冰火、温厉的强烈对比,塑造出一个既清冷如霜又热血如火的修行者形象。语言刚劲有力,比喻新奇大胆,在赞美中暗含对世风日下的叹息,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悼亡之作。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