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再和 其一》描绘了一位长安城里的富贵公子,在雨天饮酒作乐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的生活境遇和心态。
首句“长安贵公子,对雨饮正剧”点明了主角的身份和活动——一位富家公子在雨天尽情饮酒,享受着奢华的生活。接着,“明釭艳华屋,今夕知何夕”进一步描绘了公子所处的环境:明亮的灯光映照着华丽的房屋,时光仿佛被遗忘,不知今夕何夕。
接下来的“岂同扬子云,反闭一廛宅”引入了扬子云这个对比人物。扬子云是汉代的学者,生活简朴,甚至有些清贫。诗人用扬子云的清贫生活与公子的奢华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
“稍醒问予酒,已复忧甔石”则表现了公子在酒醒后的心态变化。他刚刚还在享受美酒,醒来后却开始为生计发愁。这里的“甔石”指的是粮食,暗示了公子对未来的忧虑。
“贤愚置莫论,俛仰共陈迹”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无论贤愚,最终都会成为历史的陈迹,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两句“世路日参差,咄哉随所适”总结了全诗的主旨:世间的道路千差万别,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处境去适应和选择。诗人似乎在提醒我们,无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最终都要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这首诗通过对富贵公子和扬子云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探讨了人生的选择和命运的无常。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揭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