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首 其二

两个屎橛,合作一团。
熏天炙地谁能嗅,千古丛林作话端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比喻,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中的“两个屎橛,合作一团”表面上是在描述两个不雅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但实际上是用来比喻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各种困境、烦恼或者不愉快的事情。这些东西就像“屎橛”一样,让人感到厌恶、难以忍受。

接下来的“熏天炙地谁能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困境的强烈和无处不在,仿佛整个天地都被这股恶臭所笼罩,让人无法逃避。然而,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真正“嗅”到这种恶臭?这里的“嗅”不仅仅是字面上的闻气味,更是指谁能真正理解、感知到这些困境的本质。

最后一句“千古丛林作话端”则将这种困境上升到更广阔的层面,暗示这些问题是人类历史中一直存在的,像丛林一样复杂且难以解决。诗人通过这些比喻,表达了生活中的困境虽然令人不快,但却是人生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人们讨论、思考的话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单而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生活中的困境和烦恼虽然让人难以忍受,但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它鼓励人们正视这些困境,理解它们的本质,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应对之道。这种深刻而富有哲理的思考,使得诗词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和启发意义。

释亮

释亮(一一五三~一二四二),号西山,俗姓税,梓州郪县(今四川三台)人。少嗜佛经,礼本县文才院僧普明为师。受具毕,往成都大圣善寺,择三学名流北面师事之。后往毗陵华藏,参礼涂毒策,策器之,与之偕移径山,多依堂中第一座遁庵宗演决所疑。宗演开法藏,亮与之偕。后出世建康府清真寺。晚住庆元府小灵隐寺。理宗淳祐二年卒,年九十。为南岳下十七世,遁庵宗演禅师法嗣。有宋觉心等编《西山亮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本《语录》及所附居简撰《塔铭》。今录诗二十八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