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客步月坐涧中石上

林遍山深一罅天,临流跌坐月娟娟。
此时妙音谁能领,绕石琅琅走涧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山溪涧中赏月的宁静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心灵感悟。

前两句"林遍山深一罅天,临流跌坐月娟娟"是说:茂密的山林深处,只能从树缝间看到一线天空。诗人坐在溪边的石头上,看着水中倒映的皎洁月光。"罅天"这个说法很形象,让人感受到深山老林的幽深。

后两句"此时妙音谁能领,绕石琅琅走涧泉"是讲:此刻最美妙的音乐(指流水声)有谁能真正领会呢?那清脆的泉水声正绕着石头欢快地流淌。"琅琅"这个拟声词用得特别好,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溪水撞击石头的清脆声响。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一罅天"这样生动的表达,瞬间勾勒出深山幽谷的环境 2. 通过"月娟娟"这个温柔的形容,让月光显得格外柔美 3. 把流水声比作"妙音",赋予自然声响艺术美感 4. "绕石琅琅"四个字既有画面感又有声音效果

诗人通过这样一个小场景,传达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心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美好。读这首诗,就像跟着诗人一起坐在溪边,听着水声,看着月光,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

钱时

严州淳安人,字子是,号融堂。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