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中秋

羁身姑孰又中秋,薄命还邀天地留。
去秽凭霜除野草,洗心随月映江流。
静观宿鸟栖庭树,细数更筹点鼓楼。
夜夜星河明卧榻,今宵景色倍清幽。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异乡过中秋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透露出孤独却豁达的心境。

首联"羁身姑孰又中秋"直接点明处境——漂泊在姑孰(今安徽当涂)又逢中秋,用"薄命"自嘲命运多舛,但"天地留"三字又显出对生命的珍视。这种矛盾心理正是游子常态。

颔联最见巧思:把秋霜比作清洁工扫除野草,把月光当洗澡水洗净心灵。两个生活化比喻,把寻常秋景写出了新意,既显出身处逆境的自我开解,又暗含"洗去烦恼"的寓意。

颈联转入细节描写:静静看鸟儿归巢,仔细数更鼓报时。这些慢动作特写,把孤独写得充满仪式感。特别是"细数更筹"这个动作,让人仿佛看见失眠者数着更声熬长夜。

尾联突然开阔:夜夜星河照亮床榻,今夜月色格外清幽。把狭小居所与浩瀚星空并置,孤独顿时有了诗意。最后"倍清幽"三字最妙,明明是冷清,偏要说成清幽,这种苦中作乐的态度特别打动人。

全诗就像用月光调了色的水墨画:有霜白的冷清,有江水的流动,有宿鸟的黑影,有星河的银辉。最难得的是,诗人把漂泊的苦涩,酿成了独酌的微醺,让人看到孤独也可以很优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