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表达了人们对天地的敬畏和对神圣时刻的庄重感。
诗的开头提到“圆丘展禋祀”,指的是在圆形的祭坛上举行祭祀活动,这是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际此微阳生”说明祭祀的时间是在太阳初升的时刻,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暗示着天地的力量在这一刻苏醒。
接着,诗中提到“鹓行萃黼绣”,鹓是一种神鸟,象征着高贵和神圣;黼绣则是华丽的装饰,表明参加祭祀的人都穿着庄重的礼服,显示出对仪式的重视。“翼翼先郊迎”则描绘了人们在郊外小心翼翼地迎接神圣时刻的到来。
“漏残九门辟,曙色惟疏星”进一步点明了时间,漏是古代计时器,漏残意味着天快亮了;九门指的是城门,辟表示打开。黎明时分,城门打开,曙色中只剩下稀疏的星星,给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感觉。
“须臾法驾来,羽卫连云坪”描绘了皇帝的车驾到来,车驾周围有护卫,护卫们排列整齐,像云一样连绵不断,显示出皇权的威严和神圣。
最后两句“倚与金玉相,出往偕天明。天人非远而,昭孚应中升”表达了人与天的关系。金玉象征着高贵和神圣,人们依靠这些象征物与天沟通。天明时分,人们与天一同出发,意味着人与天地和谐共处。最后一句强调天人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只要心存虔诚,就能感受到天的昭示和回应。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场庄重的祭祀仪式,表达了人们对天地的敬畏和对神圣时刻的敬仰,展现了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