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人有传余死者贞居闻之怆然因赋此以寄

果园橘熟谁分饷,茅屋诗成懒寄将。
衰谢皆传余已死,迂疏真与世相忘。
夜分风雨鸡鸣急,天阔江湖雁影长。
寥落百年能几面,论文犹及重衔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听到谣言说自己死了,朋友信以为真而悲伤,于是写诗回应。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和淡泊的人生态度。

前四句像在唠家常:果园橘子熟了没人分享,茅屋里写好诗也懒得寄出去。现在外面都在传我已经死了,其实是我这人太不合群,早就被世界遗忘了。这里用"分饷""寄将"这些生活细节,展现了一个隐居者懒散自在的生活状态。

中间两句突然转入壮阔的夜景:深夜风雨交加时听见急促鸡鸣,晴空万里时看见大雁飞过江湖。这两个画面形成强烈对比,暗示人生起伏无常,但自然永恒不变。

最后两句最动人:人生百年能有几次相聚?但我们还能一起喝酒论文,这就够了。这是对朋友最温暖的回应,也表达了看淡生死、珍惜当下的豁达。

全诗妙在把生死大事说得轻松平常,在琐碎生活场景中展现深刻的人生感悟。就像两个老朋友聊天,说着说着就道出了生命的真谛:活着不必在意世俗眼光,有知己相伴、有文章可写,便是圆满。

倪瓒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