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回波乐 其五》通过描绘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凡夫有喜有虑,少乐终日怀愁”,意思是普通人生活中虽然有喜悦,但更多的是忧虑,很少有真正的快乐,反而整天被忧愁困扰。这反映了人们常常被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所牵绊,难以获得内心的安宁。
接着,“一朝不报明冥,常作千岁遮头”指出,人们往往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感到迷茫,甚至一辈子都为此困扰。这里的“明冥”可以理解为是非对错,而“千岁遮头”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因为无法看清真相而长期处于困惑之中。
然后,“财色□(陈补「只」字)缘不足,尽夜迁掮规求”进一步揭示了人们追求财富和美色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白天黑夜都在为此奔波劳累。这里的“财色”代表了物质享受,而“缘不足”则说明这种欲望是无止境的,人们总是觉得不够,因而不断地追逐。
最后,“如水流向东海,不知何时可休”用比喻的手法,将人们的这种盲目追求比作水流向东海,永远没有尽头。东海在这里象征着无尽的欲望,而“不知何时可休”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无休止的追求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揭示了人们因为追求物质享受而陷入无尽的烦恼和困惑。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看清欲望的本质,寻求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快乐。这种对生活哲理的洞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普遍的意义和长久的魅力。
王梵志
卫州黎阳人。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