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书怀》描绘了一位老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命运的从容接受。
首先,诗中提到“园成日以待东风,绿李黄梅已间丛”,这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花园,老人每天期待着春风的到来,看着园中的绿李和黄梅交错生长。这里展现了老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他享受着四季的变化,感受着生命的律动。
接下来,“种竹自期千户等,举杯谁伴八仙同”,老人种下竹子,期待它们长成茂密的竹林,仿佛可以与千户人家媲美;他举起酒杯,却不知谁能像传说中的八仙一样与他同饮。这里流露出老人对生活的期望和孤独感,他虽然享受着独处的宁静,但也渴望有人能与他共享这份快乐。
然后,“机忘鸥鸟情相狎,兴适琴书趣独穷”,老人忘记了世俗的纷扰,与鸥鸟为伴,彼此亲近;他沉浸在琴书之中,享受着独处的乐趣。这里表现了老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他从与自然的互动和艺术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最后,“坎止流行随所寓,乐天知命一閒翁”,老人面对生活中的起伏,随遇而安,无论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坦然接受。他乐天知命,做一个闲适的老人。这里展现了老人对命运的豁达态度,他不再为外界的变动所困扰,而是选择随波逐流,享受当下的每一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老人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和命运的深刻感悟。老人从自然中汲取力量,从艺术中获得慰藉,最终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境界。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令人向往,也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宁静的启示。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