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忠宣公传

羽书无路达深宫,力障孤城势转穷。
卞壸一门甘死难,张巡千载凛英风。
空期戎马收江左,又见真龙起泗中。
试看尽忠池上水,当年剑血尚流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忠臣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悲壮情怀和坚定信念。

首先,诗中提到“羽书无路达深宫”,意思是说紧急的军情无法传递到皇帝那里,暗示了国家的危机和朝廷的无能。这位忠臣在孤城中奋力抵抗,但“力障孤城势转穷”,虽然他竭尽全力,但形势越来越不利,孤城最终难以守住。

接下来,诗人通过历史典故来表达忠臣的决心。卞壸和张巡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他们甘愿为国家和君主献身。这里用“卞壸一门甘死难,张巡千载凛英风”来比喻这位忠臣的忠诚和英勇,他宁愿像卞壸和张巡一样,为国捐躯,也不愿屈服于敌人。

然而,尽管忠臣心怀报国之志,“空期戎马收江左”,他期待着能够收复失地,但“又见真龙起泗中”,却看到新的皇帝在泗水一带崛起,这可能意味着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有了新的寄托。

最后,诗人用“试看尽忠池上水,当年剑血尚流红”来象征忠臣的牺牲精神。尽忠池的水似乎还在流淌着当年忠臣的血,红色象征着牺牲和忠诚。这句话强调了忠臣的精神永存,即使他已不在人世,他的忠诚和英勇依然激励着后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位忠臣在国家危难时的坚守和牺牲,表达了对忠诚和英勇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朱纯

朱纯(1417—1493),字克粹,号肖斋,自号龟峰识字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博雅有儒行,太守戴琥深敬礼焉,钦授翰林院简讨召修。正统元年官兵科给事中,后刑科给事中。曾与罗颀、张浩等结“鉴湖吟社”,著有《淘铅集》、《驴背集》、《自怡集》、《农余杂言》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