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祠

莫问鸿沟事若何,独留祠宇枕黄河。
故乡香火情何限,三户英雄气已多。
零落绣衣生土藓,欹斜骏马络藤萝。
到今吞岸涛声壮,呜咽如闻《垓下歌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项王祠》借项羽祠庙的荒凉景象,抒发对英雄末路的感慨,同时暗含对历史兴亡的思考。

首联"莫问鸿沟事若何,独留祠宇枕黄河"开门见山:不必追问当年楚汉相争的往事(鸿沟为楚汉分界),如今只剩项羽的祠堂孤零零地立在黄河边。一个"枕"字让祠堂仿佛有了生命,默默见证着历史变迁。

颔联"故乡香火情何限,三户英雄气已多"说:家乡百姓对项羽的祭祀之情无限深厚,即便当年楚国只剩三户人家(典故"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依然传承着英雄气概。这里既写百姓对英雄的怀念,也暗含"民心所向"的力量。

颈联"零落绣衣生土藓,欹斜骏马络藤萝"用两个特写镜头:祠堂里绣着花纹的帷帐已残破生苔,战马塑像歪斜着被藤蔓缠绕。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英雄身后的凄凉,曾经的荣光都被时间侵蚀。

尾联"到今吞岸涛声壮,呜咽如闻《垓下歌》"最精彩:如今黄河波涛拍岸的轰鸣声,仿佛还在呜咽着项羽在垓下突围时唱的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把自然声响与历史回响融为一体,让壮阔的涛声成了英雄精神的永恒回响。

全诗妙在"四重对比":黄河的永恒与人事的短暂、祠堂的破败与百姓的深情、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波涛的壮阔与英雄的悲情。通过这些对比,诗人告诉我们:肉体终会消逝,但英雄气概和民心所向,会像黄河浪涛一样永远激荡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