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凤行
崆峒翠鸟逢抵触,敛翼下饮云根泉。
华梁紫燕嚇淘河,寻泥疑与争江烟。
池鱼无足城火及,麒麟乏趐困鲁田。
大鹏一日上九万,斥鴳仰笑胡为然。
凤凰览德不易下,网罗莫致惭少年。
上如鹏兮下如凤,两间风日殊翩翩。
华梁紫燕嚇淘河,寻泥疑与争江烟。
池鱼无足城火及,麒麟乏趐困鲁田。
大鹏一日上九万,斥鴳仰笑胡为然。
凤凰览德不易下,网罗莫致惭少年。
上如鹏兮下如凤,两间风日殊翩翩。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不同的鸟类形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高远与平凡之间关系的思考。
诗的开头,提到崆峒山上的翠鸟,因为遇到了一些障碍,就收敛翅膀,向下飞去喝水。这里用了“抵触”,形象地描述了翠鸟面对困难时的应对态度,收敛翅膀意味着选择退让。接着,描述华梁上的紫燕在淘河时吓唬其他鸟儿,而其他鸟儿则在找泥时怀疑自己是否应该和紫燕一起飞到江边。这里的紫燕象征着那些自信、好争的个体,而其他鸟儿则代表了那些犹豫不决的人。
池塘里的鱼无足,暗示了它们无法逃避火的侵害,这比喻了无力改变命运的平凡人。麒麟在鲁田中无法施展,象征着那些有才能却难以在现实社会中得到施展的贤人。这两者都表达了对被动接受命运的无奈。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大鹏一日可以飞上九万里的高空,斥鴳则仰头嘲笑大鹏何必如此。这里,大鹏象征着那些追求卓越、远大的理想者,斥鴳则代表了那些嘲笑或看不起理想者的普通民众。这样的对比,透露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思考。
最后两句“凤凰览德不易下,网罗莫致惭少年”,意指凤凰因为有高尚的品德,难以被世俗的罗网所捕捉,这里的少年可以理解为有理想的人,他们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仍然不会因为外界的网罗和诱惑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整个诗歌通过不同鸟类的行为和象征意义,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理想者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