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香谷所藏王履吉借券手迹

雅宜山人品最高,夙尚丘壑怀清操。陶谢诗格力摹古,钟王墨妙勤挥毫。

尔时吴中盛风雅,从空坛坫来英髦。袁家伯仲文父子,一门名誉无凡毛。

山人结交殊不俗,往往觞咏称吾曹。即凭遗券证往迹,姓氏落落参翔翱。

因思山人洁持己,不苟一介防贪饕。乞米大夫岂得已,与钱司业非滥叨。

相须缓急亦偶尔,约剂贷息心劳劳。此非财贿屑计较,或惧嫌隙由锥刀。

名流琐事昔争羡,高人绝艺今重遭。我观笔势特劲逸,戏鸿舞鹤离尘嚣。

流传片楮等尺璧,不待碑板光难韬。往时长史判牍尾,公庭赚取滋喧嘈。

将毋此券亦类是,那忍焚折伤坚牢。马君吴人僻嗜古,所好物聚烦爬搔。

有时倾囊破羞涩,索及剩锦搜残膏。其乡佳话奔行箧,纷罗题识追风骚。

慎无展卷起三叹,金尽复来聊自豪。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明代书法家王宠(号雅宜山人)的一则生活轶事,通过一张借条展现了他清高的人品和精湛的书法艺术。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先夸王宠这个人(1-10句)
说他品格清高,喜欢山水,写诗学陶渊明、谢灵运,书法学钟繇、王羲之。当时苏州文人圈很热闹,他和袁氏兄弟这些名流交往,但从不随波逐流。

2. 重点讲借条故事(11-20句)
借条这种俗物出现在大书法家身上很有意思。诗人解释说:王宠借钱不是因为贪财,就像颜真卿借米、杜甫借钱一样是迫于生计。借条写得认真,说明他做事严谨,连小钱都算清楚,怕产生误会。现在大家看到这张借条,反而觉得是名士风流的见证。

3. 夸书法和收藏家(21-28句)
借条上的字像仙鹤飞舞一样飘逸,这张纸现在比玉璧还珍贵。收藏者马香谷是苏州人,特别爱收藏古物,宁可自己吃土也要买这些"文化碎片"。最后调侃说:别看着借条叹气,钱花光了还能再赚,但能收藏这样的宝贝才真值得骄傲。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把日常的借条写成风雅之事,展现文人幽默
- 通过小物件反映大人物真性情
- 最后收藏家的形象活灵活现,让文物有了烟火气
- 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藏在生活细节里,连借条都能成为传世珍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