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陵洞

灵峰七十二巑岏,紫盖芙蓉杳蔼间。
影浸潇湘盘地脉,秀擎翼轸插天关。
真君玉册光千古,赤帝璇宫镇八蛮。
好比吾皇大桩算,万年松在最高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雄伟神奇的山峰景象,并借此歌颂皇帝的功业。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前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山峰的壮观:开篇就说这座灵秀的山峰由72座尖峭的山峰组成,像72把利剑直插云霄。紫色的山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水中绽放的芙蓉花。山峰的倒影浸染在潇湘江水之中,山势盘踞大地,高耸入云仿佛能触碰天门。这里用"盘地脉"、"插天关"这样有力的动词,让静止的山峰充满了动感和力量。

第二层(五六句)转入神话色彩:提到"真君玉册"和"赤帝璇宫"两个道教典故,说这座山是神仙居住的圣地,具有镇守八方、光耀千古的神力。这里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增添了神秘崇高的气息。

第三层(最后两句)巧妙转折:诗人突然将笔锋转向现实,说这座神山就像皇帝稳固的江山,而山巅那棵万年松则象征着皇权的永恒。通过这个比喻,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自然过渡到对皇权的歌颂,既保持了诗歌的艺术性,又完成了政治颂扬的目的。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和政治寓意三者完美融合。诗人用72座山峰、紫盖芙蓉、潇湘倒影等具体意象构建出恢弘的画面,再通过神仙典故提升意境高度,最后不着痕迹地转入歌功颂德,展现了高超的写作技巧。比喻新颖贴切,如把群山比作"大桩算",把松树比作永恒统治,既形象又富有深意。

李思聪

宋道士。虔州赣县人。相传遇异人得一宝镜,悬镜而卧,能神游洞天海岳。尝忆所游模写为图,并题咏之。仁宗皇祐间进上,赐号洞渊大师冲妙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