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水过寓招阮亭骏孙同饮前一日得细林山人书(限个字)

侵晨乾雀声喧呼,儿言今日高轩过。
吾居此庐近两载,门前客来有几个。
董侯落拓偏好吾,屐齿刚冲苔面破。
空梁一榻悬已久,为君拂拭留君坐。
急呼东邻彭与王,共斟浊醪慰轗轲。
自从都城十日霖,车轮摧折马蹄涴。
眼看沧海便横流,谁能手障狂澜那。
书生未暇忧人国,关情桂玉愁寒饿。
今夕何夕把盏望,屋角斜挂明星大。
尔曹雄辩复衮衮,顿令惊听失慵惰。
昨朝接得细林书,怪吾虚名被网罗。
譬如北斗不可挹,譬如南箕不可簸。
廿年游宦百无成,团团空似驴逐磨。
田园芜尽只不归,山灵有知宁免唾。
以兹孤怀忽触拨,乡心半夜难抑挫。
天明朝簪真可脱,那惜冲泥整鞍驮。
劝君对酒且为欢,此庐岂我能长卧。
却愁公等再来时,高歌击筑何人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与朋友相聚饮酒、畅谈人生的场景,充满了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开头用清晨喜鹊的叫声引出客人来访的喜悦,暗示诗人平时生活冷清。接着描写朋友董侯不拘小节地来访,诗人热情招待,还叫来邻居彭与王一起喝酒解闷。这里展现了文人之间真挚的友谊。

中间部分转为对现实的思考。诗人用"十日霖"比喻社会动荡,感叹自己无力改变时局。作为读书人,他更关心的是柴米油盐的生计问题,表现出知识分子的现实困境。

"昨朝接得细林书"开始,诗人借朋友来信抒发感慨。用"北斗不可挹"等比喻,说自己虚名在外却一事无成,像驴子拉磨般原地打转。对田园荒芜、有家难归的现状感到羞愧。

最后诗人突然振奋,表示要放下功名、回归田园。但又担心朋友们再来时无人作陪,在洒脱中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结尾"高歌击筑何人和"一句,既豪迈又带着几分孤独。

全诗在饮酒欢聚的表象下,展现了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矛盾心理:既想超脱世俗,又难舍功名;既向往自由,又牵挂友情。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把文人雅集写得既有生活气息,又充满哲理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