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乃眷储闱方崇学术锡群书於册府励至业於

景命昭彰佑德基,元储敦裕协祥期。
寝门劭至尝无怠,学肆多闻讵有疑。
金玉腾音锵睿律,简编申锡振良规。
河图奥秘言诚训,艺圃优柔善益资。
玉宇风清传密诏,蓬山云委锡芳蕤。
天颜不远回宸眷,肉味都忘听宝辞。
燕翼诒谋欣教盛,上庠隆道庆才奇。
叨逢华旦居黄阁,久侍宣游近赤墀。
恩厚荐承三昼接,力微宁致百工熙。
东闱疏问英猷远,圣虑乾乾更念慈。

现代解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皇位继承人和学术教育的重视与赞美。诗中描绘了皇太子勤奋学习、品德高尚的形象,同时也强调了学术的重要性,认为学问是治国安邦的基础。

首先,诗中提到“景命昭彰佑德基”,意思是皇太子的命运光明,他的德行是国家的基石。接着,“元储敦裕协祥期”进一步说明皇太子不仅品德高尚,还能带来国家的繁荣与吉祥。

诗中还提到皇太子“寝门劭至尝无怠”,意思是他在日常生活中也从不懈怠,勤奋学习。“学肆多闻讵有疑”则强调他学识渊博,没有疑惑,显示出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术的重视。

“金玉腾音锵睿律,简编申锡振良规”这两句,用金玉和简编比喻皇太子的言行和学识,既珍贵又有规则,体现出他的智慧和对国家治理的贡献。

接下来,“河图奥秘言诚训,艺圃优柔善益资”提到皇太子不仅懂得深奥的学问,还善于运用这些知识来教导他人,帮助国家培养人才。

诗中还描绘了皇太子在宫廷中的生活,“玉宇风清传密诏,蓬山云委锡芳蕤”这两句,形容他在宫廷中接受皇帝的密诏,同时也享受着宫廷的荣华富贵。

最后,“天颜不远回宸眷,肉味都忘听宝辞”表达了皇太子对皇帝的忠诚和敬意,他甚至忘记了物质享受,专心听从皇帝的教诲。诗的结尾,“燕翼诒谋欣教盛,上庠隆道庆才奇”强调了皇太子对教育的重视,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来为国家服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皇太子的品德和学识,传达了对学术教育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繁荣的期望。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既庄重又富有美感。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