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芝生诗三首 其三

负版行欲僵,飞蝇死犹集。赴烛夜蛾焚,好酒猩猩泣。

所以思远托,道路方险涩。宁希百金赏,岂慕千户邑。

永言从我求,鹪鹩惟一粒。有材寔为累,无欲安所入。

韩彭苦不悟,羞同匹夫执。商山今寂寥,高风邈难及。

现代解析

这首《采芝生诗三首 其三》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欲望的反思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首先,诗中用“负版行欲僵,飞蝇死犹集”来形容那些被欲望驱使的人,像背负重物行走快要倒下的人,或者像飞蛾扑火、猩猩贪酒那样,最终走向毁灭。这些比喻形象地揭示了贪婪和欲望带来的危险。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陷入这些世俗陷阱的态度。他说自己宁愿不要百金的赏赐,也不羡慕千户侯的富贵地位,而是希望像鹪鹩那样,只求一粒粮食,满足基本需求即可。这里,鹪鹩象征着简单、知足的生活态度。

然后,诗人提到“有材寔为累,无欲安所入”,意思是才能有时反而会成为负担,而没有欲望的人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安宁。这也是对世俗追求的一种批判,认为过多的欲望和野心只会带来烦恼和痛苦。

最后,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韩信和彭越,他们因为不悟世事,最终落得悲惨下场,以此警示人们不要被欲望蒙蔽双眼。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商山四皓,他们是古代隐士的代表,象征着高洁的风骨。诗人感叹这样的高风亮节在如今已经难以企及,表达了对古代贤人高尚品格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对世俗欲望的反思,倡导一种简单、知足的生活态度,同时赞美了高洁的品格和隐士的风骨。它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保持清醒,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