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名叫段太尉秀实的英勇人物,通过几个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他的智勇和忠诚。
首句“殿前戎服对源休,一击惊看面血流”描绘了段太尉在朝堂上身穿戎装,面对敌人源休时,以一击之力让对手血流满面。这一场景突出了他的勇猛和果断,展现了他在危机时刻的冷静和力量。
接下来,“岂有武人能办此,即无逸事亦千秋”则是对段太尉的赞美。意思是说,像他这样的武将,不仅能以武力制敌,其事迹即使没有其他传奇故事,也足以流传千古,足见他的非凡之处。
“追兵倒用司农印,植槊高悬悍卒头”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他的智慧。在面对追兵时,他巧妙地使用司农的印信反制敌人,同时将长矛高高举起,震慑住了那些凶悍的士兵。这不仅体现了他善于利用手中的资源,更展示了他临危不乱的才智。
最后一句“梁上大绫三百疋,尘封依旧未曾收”则带有一种沧桑感。大绫是一种贵重的丝织品,这里可能象征着段太尉的功勋或财富,但它们已经被尘封,未曾被后人妥善保管。这句诗暗示了尽管段太尉的事迹伟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贡献可能已被人们遗忘。
整首诗词通过对段太尉英勇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惋惜。诗人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富有张力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段太尉不仅是战场上的英雄,更是智慧和忠诚的代表。然而,诗的最后也流露出一种无奈,提醒我们历史中的英雄事迹不应被尘封,而应被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