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十二首 其三

诗酒相牵引,朝朝思不穷。
苔痕雪水里,春色竹烟中。
迎雨缘池草,摧(一作催)花倚树风。
书(一作尽)非名利事,爱此少人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游春十二首 其三》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吟诗饮酒,春季美景中的所见所感。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诗。

首句“诗酒相牵引”,表示诗与酒是两位亲密的朋友,相互吸引,意味着诗酒之乐令人难以割舍。这表达了诗人爱诗酒的情趣,也暗示了春天是诗酒相聚的好时节。

第二句“朝朝思不穷”,意思是诗人朝朝暮暮都在思念这种乐趣,表达了诗人对春日诗酒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痴迷。

“苔痕雪水里,春色竹烟中”,诗人用“苔痕”和“雪水”象征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竹烟”则表现了春天竹林间薄雾缭绕的清幽。“苔痕雪水里”不仅描述了春天的湿润,还暗示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而“春色竹烟中”则如同一幅朦胧的山水画,充满诗情画意,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美景。

“迎雨缘池草,摧(一作催)花倚树风”两句,描绘了春日雨后的景象,池边小草迎风而长,花儿被风吹动,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写景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赞美。

最后一句“书(一作尽)非名利事,爱此少人同”,意思是读书并非为了名利,而是为了享受这种诗意的生活,但能与诗人志趣相投的人很少。这表达了诗人不愿为了名利而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宁愿保持内心的淡泊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诗酒生活的乐趣和自然景色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诗意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那些不能理解这种生活情趣的人的淡淡无奈。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