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晦叔挽词二首 其二

泗滨初获拜荆州,颍水欣从杖屦游。
华发归来慰平昔,邦人共喜见风流。
里门尚想诸郎下,薤露俄惊素旐秋。
清德传家无所遗,鹿门真为子孙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作者对刘晦叔的悼念之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句“泗滨初获拜荆州”,说的是作者刚在泗水边任职荆州时,初次拜见刘晦叔。这里用“荆州”来代指刘晦叔的地位和影响力,说明他在当地很有威望。接着,“颍水欣从杖屦游”描绘了作者与刘晦叔在颍水边一同散步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华发归来慰平昔,邦人共喜见风流”这两句,说的是刘晦叔年老时回到家乡,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他的归来让乡亲们感到欣慰和高兴。这里的“风流”不仅指刘晦叔的风度和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里门尚想诸郎下,薤露俄惊素旐秋”这两句,写的是作者回忆起刘晦叔的儿孙们在他家门口的情景,而“薤露”和“素旐”则是古代丧葬的象征,暗示了刘晦叔的去世。这里的对比,突出了生命的无常和对逝者的哀思。

最后两句“清德传家无所遗,鹿门真为子孙谋”,说的是刘晦叔一生清廉正直,虽然没有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他的高尚品德和家风却为子孙后代树立了榜样。“鹿门”在这里象征着隐逸和高洁,表明刘晦叔的为人处世为子孙们提供了长远的精神指引。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刘晦叔生前事迹的回忆,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高尚品德的推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