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大学士曾先生侍从东宫赴南京

望著銮坡早,官兼鹤禁荣。
储皇承祀去,天子诏陪行。
付托同元老,尊荣重列卿。
拜辞瞻衮冕,宴饯集簪缨。
驰道云随辇,行宫月照营。
前星临虎帐,后骑绕龙旌。
召对论经籍,从容纳恳诚。
酒分银瓫烈,诗写綵毫轻。
野迥晴看烧,花深晓听莺。
渐过淮甸路,遥指石头城。
日月开三殿,山河壮两京。
谒陵严礼秩,助祭秉寅清。
翊戴归邦本,欢娱洽众情。
愿杨匡德业,海内振英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大学士曾先生陪同太子前往南京的情景,表达了对曾先生的敬意和对他未来事业的期望。

首先,诗词开篇提到曾先生在朝廷中的地位很高,早早就在重要的岗位上任职,并且兼任太子的老师,享有很高的荣誉。接着,诗词描述了太子奉命前往南京祭祀,曾先生作为陪同行的重要人物,肩负着皇帝的重托,地位尊贵。

在告别之际,曾先生穿戴整齐,接受了皇帝和群臣的宴请和送行。诗词描绘了曾先生随行的队伍浩浩荡荡,旗帜飘扬,气势非凡。曾先生在旅途中还能与太子讨论经典书籍,展现了他的学识和诚恳的态度。

随着行程的推进,曾先生一行人逐渐接近南京。诗词描绘了沿途的风景,晴空下的田野、盛开的花朵和鸟鸣,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当他们穿过淮河地区,远远望见南京城时,诗词表达了对南京壮丽山河的赞美。

到达南京后,曾先生参与了重要的祭祀活动,仪式庄严肃穆,体现了对礼仪的重视。诗词最后表达了对曾先生未来事业的期望,希望他能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名声远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曾先生陪同太子前往南京的整个过程,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对他未来事业的祝福。诗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曾先生的崇高地位和肩负的重任。

周叙

(1392—1452)江西吉水人,字公叙,一作功叙,号石溪。永乐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署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居禁近二十余年,多所论列,负气节,笃行谊。诏独修辽、金、元三史,力疾诠次不少辍。欲修宋史,不克就而卒。有《石溪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