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白云图

十年失脚走红(一作京)尘,忘却山中有(一作青山与)白云。
忽见画图疑是梦,冷(一作落)花凉叶思纷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离开自然山水多年后,突然看到一幅山水画时的复杂感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前两句写现实与记忆的冲突:
"十年失脚走红尘"——在繁华都市摸爬滚打了十年
"忘却山中有白云"——渐渐忘记了山里的纯净美好
就像现代人忙于工作,慢慢忘记了小时候家乡的蓝天白云。

2. 后两句写画作引发的震撼:
"忽见画图疑是梦"——突然看到山水画时,恍惚以为在做梦
"冷花凉叶思纷纷"——画中清凉的景物让他思绪万千
就像我们偶然翻到老照片,突然想起童年往事时的怔忡。

全诗的精妙在于:
- 用"红尘"与"白云"的强烈对比,展现都市与自然的矛盾
- "疑是梦"三字生动刻画出记忆被唤醒的瞬间恍惚
- 最后用"冷花凉叶"的视觉温度,巧妙传递内心的怅惘

就像现代人每天盯着手机,某天突然看到窗外的晚霞,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动。诗人通过一幅画,找回了丢失十年的自然记忆,也让我们思考:在忙碌生活中,是否也遗忘了某些重要的东西?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