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少府

过巴陵后北风猛,洞庭水白湘波冷。
江头风猛霜霰多,竹节老硬竹梢紧。
此时谁为湘江行,其人有道直而清。
宜其所至无冤情,蛟龙不复侵屈平。

现代解析

这首《寄朱少府》通过描绘冬天的湘江景色,表达了对一位正直清廉官员的赞美和祝愿。

诗的开头描绘了北风猛烈、江水寒冷的景象,给人一种严峻、冷冽的感觉。湘江在冬天,风大浪急,霜雪交加,连竹子也变得老硬而坚韧。这种环境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严酷,也象征了社会的复杂和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提到一位在湘江上行进的人。这位“朱少府”被形容为“有道直而清”,即他有着正直的品德和清廉的作风。他的到来让冤屈得以昭雪,连传说中的蛟龙也不再侵扰屈原(“屈平”是屈原的名字)。这里用屈原的典故,暗示了朱少府的清廉和正直能够驱散邪恶,带来公正和安宁。

整首诗的精华在于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突出了朱少府的品德。诗人用湘江的风霜象征社会的艰难,而朱少府的清廉正直则如一股清流,能够化解这些困难,带来公正与和平。这种对比使得朱少府的形象更加高大,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佩和祝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