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降临的奇幻画面,充满了道家仙气和帝王威仪的交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帝调玉烛召春还"像在说天帝亲手点亮了神奇的蜡烛(玉烛),把春天召唤回来。这里把自然规律想象成天帝在操控,蜡烛的光明象征寒冬结束,万物复苏。
第二句"仙袂同时度九关"描写仙人衣袖飘飘地穿越重重天门,和春天一起来到人间。"九关"代表天界的重重关卡,仙人与春同行的画面既神秘又壮观。
第三句"万品欲沾何处得"转折提出疑问:世间万物都想沾染春的气息,但该去哪里获取呢?这里暗示春的恩泽虽广,但并非随意可得。
最后一句"东风今起道家山"给出答案:春风是从道家仙山吹来的。将东风源头定位在道家圣地,既赞美了道家山的神圣,也暗含"春的生机源于道家思想"的深意。
全诗妙在把自然现象(春回大地)与神话想象(天帝仙人)、道家思想完美结合,用"玉烛""仙袂""九关"等意象营造出瑰丽意境。最精彩的是结尾的点睛之笔,把普通的东风说得如此超凡脱俗,让人感受到道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独特魅力。
熊克
建宁建阳人,字子复。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知诸暨县。尝以文献曾觌,觌白于孝宗,得为校书郎。屡有论奏,言防御金人之策,孝宗嘉其识体,除起居郎兼直学士院。后出知台州,奉祠卒,年七十三。生平博闻强记,尤熟宋朝典故。有《九朝通略》、《中兴小历》、《诸子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