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和寺

苦竹牛羊径,江干到竹扉。
一松留晚照,万雀诉朝饥。
香蚀炉中篆,苔乾石上衣。
僧言贫亦好,过客近来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偏僻冷清的寺庙景象,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意境。

开篇用"苦竹牛羊径"直接勾勒出一条被牛羊踩出来的竹林小路,暗示寺庙位置偏远。"江干到竹扉"进一步说明要沿着江边走到竹林尽头才能看见寺门,这种写法让读者仿佛跟着作者一起踏上寻寺之路。

中间四句用四个精巧的对比展现寺庙的日常:夕阳只照在一棵松树上,成千的麻雀在清晨饿得直叫;香炉里的香篆(香燃烧的痕迹)慢慢消蚀,石头上干枯的苔藓像件旧衣裳。这些细节既写实又富有诗意,松树与麻雀、香火与苔藓的对比,让安静的寺庙顿时有了生命气息。

最后两句借僧人之口道出寺庙的现状:虽然清贫但也自在,只是最近连过客都少了。这句话看似平淡,却透露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也隐隐流露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

全诗就像一组淡雅的水墨画,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画面都值得细细品味。作者通过观察寺庙的日常细节,传递出一种远离喧嚣、安于平淡的生活哲学,让读者在寻常景物中感受到不寻常的意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