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

露滴寒蛩咽,风高枕簟凉。
归心凭短梦,一夜几还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失眠的夜晚,通过四个镜头传递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第一句"露滴寒蛩咽"是听觉描写:夜深人静时,露水滴落的声音和蟋蟀凄凉的鸣叫交织在一起。这里的"咽"字用得特别传神,把虫鸣声比作哽咽,暗示诗人自己也在暗自伤心。

第二句"风高枕簟凉"转为触觉感受:秋风猛烈地吹着,让竹席和枕头都透着凉意。这个"凉"既是身体感受,也暗示着内心的孤寂。

后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因为太想家,只能靠短暂的梦境来实现愿望。但"一夜几还乡"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说明诗人反复醒来又睡去,每次睡着都急着梦回家乡,可见思乡之切。

全诗妙在把失眠的痛苦和思乡的情绪完全融合在一起:外界环境的寒冷(露水、秋风)对应内心的凄凉,短暂的睡眠对应着强烈的归家渴望。二十个字里,既有具体可感的画面,又有深沉真挚的情感,让每个在外漂泊的人都能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