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共诸同人过圣安崇效二寺 其二

萧森画壁闪灵旗,佛拜栴檀立少时。
惆怅宸妃曾祀处,长楸树下读残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访古寺的感怀画面,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萧森画壁闪灵旗,佛拜栴檀立少时"写实景:斑驳的壁画前,经幡轻轻飘动;檀木佛像前,诗人短暂驻足。这里用"闪"字让静止的画面突然有了动感,"立少时"则暗示了诗人若有所思的状态。

后两句"惆怅宸妃曾祀处,长楸树下读残碑"转入怀古:诗人在高大的楸树下辨认残缺的碑文,想起这里曾是祭祀皇室妃嫔的场所。"惆怅"二字点明情绪,残碑与古树的意象形成时空交错感,让人自然联想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

全诗妙在将眼前实景与历史记忆自然融合:飘动的经幡与静默的佛像构成空间对比,残破的碑文与高大的古树形成时间对照。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立少时""读残碑"这些细微动作,以及"惆怅"的情绪流露,让读者感受到他对历史变迁的淡淡感伤。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