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夜有感

古巷萧然车迹惜,黄昏风雨掩柴扉。
两三更后愁难遣,六十年间事尽非。
白发遮羞余皂帽,青灯课读失慈帏。
自怜不及空阶石,借得青苔作绿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独居陋巷的孤独与感伤。

开头两句勾勒环境:古老的小巷空荡荡的,连车马都很少经过。黄昏时分风雨大作,老人默默关上简陋的柴门。这里"车迹惜"用拟人手法,暗示巷子冷清得连车马都不愿来。

中间四句直抒胸臆:深夜辗转难眠,六十年的沧桑往事涌上心头。戴着黑色帽子遮掩白发,在油灯下读书时,再也见不到母亲的身影。"皂帽遮白发"这个细节特别动人,既写实又含蓄地表现了老人的窘迫与自尊。

最后两句最为精妙:老人看着被雨水打湿、长满青苔的台阶石,突然羡慕起石头——至少青苔还能为它披件"绿衣裳"。这种自嘲式的比喻,把贫寒老人无人关心的凄凉,转化成了充满诗意的画面。

全诗没有直接说"我好穷好孤独",而是通过柴门、青灯、白发、苔石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浸透骨髓的孤寂。最打动人的是,即便处境艰难,老人依然保持着读书的体面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这种坚韧让整首诗的忧伤都带着温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