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杂诗八首 其五

珠奁玉碗扈繁芳,遗令千秋祗自伤。
落月恍闻环佩响,阴风犹散绮罗香。
兰蘅湖上疑湘浦,云雨峰头似巫阳。
寂历群山花自发,为看当日倚新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逝去后的哀思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传递出深沉的怀念之情。

前两句写女子生前用过的珠宝首饰和精美餐具依然簇拥着繁花,但她的遗愿却让活着的人千年后仍感伤怀。"珠奁玉碗"这些华美物件与"遗令千秋"形成对比,暗示物质长存而生命易逝。

中间四句用梦幻般的意象描写思念:落月时分仿佛还能听到她佩环的声响,阴风中似乎飘散着她衣裙的余香。湖上的兰草让人联想到湘水女神(暗喻逝者),山峰的云雨又像巫山神女(暗示往昔欢情)。这些虚实交融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逝者虽去,音容宛在。

最后两句将视线拉回现实:寂静的群山中春花依旧绽放,仿佛还在等待当年那位倚栏梳妆的佳人。这里用"花自发"的自然永恒,反衬"倚新妆"的人事已非,形成 poignant( poignant)的对比。

全诗通过"以景写情"的手法,把对逝者的追忆融入月光、风声、花草等自然景物中,既优美又哀婉,让读者在欣赏文字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